她們拿「初夜」換的不是iPhone,而是「母愛」!

她們拿「初夜」換的不是iPhone,而是「母愛」! 1
0
(0)

上海,女中學生集體援交,最小者不到14歲,最大者不過18歲;

安徽,17歲小夥子為買蘋果iPad而賣腎;

網上,90後女生微博上留照片留電話,願以初夜換iPhone;

廣州,16歲少女為買iPad,辱罵並暴打媽媽,被媽媽失手悶死;

……

這些故事真是可怕。

更為可怕的是,或許,它們很普遍。

我最近屢屢聽到類似的故事,有朋友說她讀高中的兒子追債一樣要買iPhone,而且威脅說不買就不認父母。

還有朋友說,他讀初一的兒子暴力傾向很嚴重,稍不如意就會攻擊他,常拿菜刀比劃,而且真的拿菜刀追他,最後一刀砍在門上。

蘋果的iPad、iPhone和筆記本,我都有。

它們很是精美,宛如藝術品一樣,與其他廠家純工具性的電子產品很不一樣,令我著迷。

然而,拿腎換電腦,拿初夜換手機,拿性換奢侈品,以及為此對父母暴力相向……也太恐怖了吧。

這些孩子到底是怎麼了?

對此,我在北京的心理醫生朋友沈東鬱在微博上解釋說:

iPhone、iPad都是過渡客體,在他們眼中是愛的象征,對物質的追求是對愛的渴望。

“得不到”就意味著“喪失愛”,就要摧毀剝奪了他們被愛感覺的那個客體。

這些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是非常低的。蘋果產品在他們心中等同於幼兒睡覺時離不開的“泰迪熊”。

隻不過,生理年齡決定了他們的力量遠大於幼兒。

這一段話精當而到位,就是有不少術語,我解釋一下吧。

客體對應的是自體。

自體即“我”自己;

客體即與“我”建立關係的其他人乃至萬事萬物。

對於每個人而言,媽媽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個重要客體,而承載母愛的其他客體即是過渡客體。

一些孩子,常見於幼兒,少年也有,他們會鍾愛一個小枕頭或小毯子。不讓家人洗,髒了臭了都不讓。如果家人偷偷洗了,他們會大哭,有時會哭暈。

如果細致回顧,家人會知道:這個小枕頭或小毯子,媽媽曾與孩子一起共用過。

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則說,它們有媽媽的味道。

由此可見,孩子迷戀這些小東西,其實是想抓住母愛的味道。

母愛是什麼?

孩子哭,媽媽知道他是餓了,用乳房哺育他。

這一刻,母愛借媽媽的乳房而傳遞,媽媽的乳房就成了過渡客體。

孩子哭,他渴了,媽媽用奶瓶喂他水喝。

這一刻,母愛借奶瓶而傳遞,奶瓶成了過渡客體。

如此這般的情形無數次發生,量變引起質變。

有一天,孩子突然領悟到:母愛並不等同於乳房、奶瓶或其他,母愛是無形無質的。

有了這樣的領悟,孩子就會放下對過渡客體的執著,或者說,放下對“有形有質的母愛載體”的執著。

也可以說,有了這樣的領悟,一個孩子的心就被照亮了。

他懂得了靈魂的真實存在。

然而,假若母愛的累積效應不夠,這一領悟沒有發生。甚至,母愛稀少,就會導致一個結果:

孩子對“有形有質的母愛載體”非常執著。

最初,愛的載體都有照顧與陪伴功能,經典如泰迪熊,這是美國孩子最常見的公仔,毛茸茸地可以讓孩子抱著,也可以充當孩子假想的玩伴與聆聽者等。

健康成長的孩子可能會對泰迪熊很有感情,但他們不容易癡迷。而太癡迷於泰迪熊的孩子,原因都可能是兒時獲得的母愛太少。

《這個殺手不太冷》中,殺手里昂的“泰迪熊”是那盆植物,後來變成了同樣缺乏愛的小女孩。

里昂為那個小女孩而死,可套用沈東鬱地另一篇微博“為了得到愛,不惜一切代價!”

在這一點上,我們都是一樣的,正如一首歌的歌名《死了都要愛》。

關鍵是,為什麼而死。

里昂為小女孩而死,有了靈魂層面的味道。

為電腦和手機而死,則顯得可憐而可憎。

但這些故事其實是一樣的。

母愛獲得太少的孩子,就會執著於母愛載體。

既然母親表達愛的方式是“給孩子買東西”,而不是陪伴與細膩的關愛,那麼,孩子就沒辦法發展到靈魂層面的愛,而是會執著於這些東西。

先是很小的需求:一顆糖,一串糖葫蘆,一個小玩具,最後則發展成手機、筆記本電腦,乃至其他。

最初思考援交少女的事情時,我腦海里跳出一個短句——“沒有靈魂,只有交易。”

體悟到無形無質的愛,便會知道,愛是有靈魂的。

但若體悟不到這一點,靈魂層面的愛就倫落為需求被滿足的層面。

滿足需求,這總是要交易的:拿我所有的,換我所渴求的。

看不到靈魂的存在,我們就不知道自己的尊貴。

身體是什麼?腎是什麼?不知道,體會不到,我隻看到我的渴求。

一部iPhone,它閃閃發光,具有無可匹敵的吸引力,啊,有了它,我太心滿意足了……

看不到靈魂的存在,我們也不知道事物的尊貴。

iPhone到手了,有形有質的美妙之物到手了,但那滿足感,也就只是到手那一刻。

很快的,它就消散了……

於是,有了iPhone7,還要渴求plus,有了plus,還渴求更新的……

寓言小說《小王子》中,小王子居住的小小的星球上,只有一朵玫瑰花。

他以她為驕傲,以為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花。

但到了地球上,他發現了一個玫瑰花園,那一刻他很失望。

原來,他的玫瑰花並非是獨一無二的。

但狐狸讓他明白,他的那朵玫瑰花的確是獨一無二的,因為他“馴養”了那朵玫瑰花,玫瑰花也“馴養”了小王子。

馴養是怎麼發生的?

每天,小王子要給玫瑰花澆水、捉蟲子、遮太陽,還要陪她說話,有時要滿足她小小的虛榮心……

就是在這些瑣細的行為中,小王子馴養了玫瑰花,玫瑰花也馴養了小王子。

一開始提到的那些可憐的孩子們,他們常常還有一個可憐的命運——被指稱“溺愛”壞了。

其實,並非是溺愛,而是缺愛。

孩子要形成穩定的安全感,需要一個條件

在3歲前,和媽媽生活在一起,沒有嚴重的分離(超過兩個星期的分離即為嚴重),而且與媽媽的關係有很高的質量。

如果深入了解那些被“溺愛”的孩子,你會發現:沒有一個能滿足這個基本條件。

達不到這個條件,孩子的心就難以發展到,真的體會到無形無質的愛,或者說靈魂層面的愛。

小王子對玫瑰花的照顧中,需要時間與精力,或者說,需要心。

然而,只是給孩子一部iPhone,這未必是有心。

我一位來訪者,她覺得她基本滿足了我剛剛所說的條件。

但她的一開始如天使一般美麗而可愛的女兒,到了四五歲後變成了小惡魔,常常失控,激烈地攻擊她和丈夫,主要是攻擊她。

她從未和女兒有嚴重分離。她讀了很多育兒書,盡可能用書上的辦法與女兒相處。最後卻收獲了這樣的結果,令她絕望,甚至覺得生命都沒了意義。

仔細地聊下去,發現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——她很少和女兒擁抱。

這源自於她的童年,她10歲前沒和父母一起生活,所以得不到擁抱,最後變成懼怕並抵製擁抱。

後來又發現一個問題,她是將育兒書上的辦法當成“任務”來對待的。

如果“給孩子喂水”就只是一個任務,那麼,就只有奶瓶這一過渡客體存在,而無形無質的母愛就沒有傳遞。

明白這兩點以後,她開始學習:用心對待女兒,將一切任務變成與女兒一起的玩耍。

譬如洗澡。

當只是任務時,女兒會抓狂。

但現在,她仔細體會碰觸女兒的身體,和她一起玩耍,結果女兒會說:媽媽,多玩一會兒,媽媽,什麼時候我們還這樣玩啊?

這時,洗澡這件事也成了過渡客體。

這種“有心”地在一起,就是彼此馴養的過程。

果不其然,隨著這樣瑣細時刻的累積,女兒的暴力傾向變得少多了。

沈東鬱的說法很科學,而我一個朋友的說法很感性。

她說:

對媽媽的那種暴力傾向,就像是,想撕碎媽媽的這個僵硬的殼,看一看是不是有一個活生生的真愛自己的事物存在。

溺愛不是孩子的答案,狼爸虎媽更不是孩子的答案。

答案在於心,在於靈魂。

原文出處:

覺得如何?

評分一下!

平均評分 0 / 5. 人數 0

未有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