駐足凝心,原來生活另有他解!!

駐足凝心,原來生活另有他解!! 1
0
(0)
它就寫在書上,字字句句清淡平實,“空”、“無”、“兩忘”、“明心見性”,從來不講什麼道理,直指人心,一邊讀一邊治療心傷;

或者流離在人群,追著匆忙的腳步,關在狹窄的電梯里,隱匿於不斷回放的唱詞中,似是無形,從不挑逗那些不安分的情緒,隻是安靜地等它們自投羅網。

自從達摩西來,糅合了中國的儒道思想,自立“禪宗”,綿亙至今將枝葉經脈觸及生活的任意角落,生活禪的領悟便是心靈的沉澱與修煉。

暑熱禪涼

東坡先生的名句“寵辱不驚,看庭前花開花落。去留無意,望天上雲卷雲舒”是書齋的鎮齋之寶,讀來感覺很美,反複玩味,意味悠長。但凡有細密的汗珠從額頭冒出的時候,念叨幾遍頓覺胸中氣流順暢,心跳勻速,仿佛耳邊有涼風吹過,輕輕地帶走了在心里作祟的小情緒。

再沒有哪個季節像現在這樣需要“降溫”了,地面上的熱氣陣陣撩撥著急躁的神經。一句詩,一首曲,入夏乘涼的禪機。

生活的禪意,沒有理論,如果你認為那就是禪,便是了。無需長篇大論,參透禪機,偶然贏得會心一笑,或者平靜、秩序、開心、釋然,無數靈感和念頭在心頭一閃即過,權當是暑熱中的一掬清泉,走得太忙,就飲上一小口,滋潤一下皸裂的嘴唇。

有時候你覺得忙碌的腳步催得自己無所適從,泡一壺烏龍,啜飲幾杯,那是禪;

有時候在擁堵的路上,被驕陽烤得冒油,火苗一躥而上,放一張芭莎諾瓦的CD,抹平正準備起褶皺的心境,那是禪;

有時候放下所有迫在眉睫的任務,關掉手機,找個清靜角落,把大腦格式化,空白地度個閑日,那是禪;

有時候避開朋友的交流圈,推掉各種應酬聚會,煮一鍋銀耳百合水,清淡地吃上幾口,那是禪……

生活的禪意是什麼?可能很難用確切的語言定義。中醫認為,入夏之後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,應該養“心”。調節精神,需靜神,勿躁,調養情緒、止躁製怒、樂觀愉快,進入“心靜自然涼”的境界,那也是禪。

禪的概念幻化成的生活態度,無所求,無所不求;無所悟,無所不悟,自然流暢地調教你的生活習慣,潛移默化地,你就“入禪”了。

慢生活

關於對“禪意”的理解,從來不需要專門在什麼空間什麼時刻一心向學,隻是簡單地正常生活,深吸一口氣,蘊在丹田,按部就班地做事,不急不躁,慢條斯理地寫出生活的美學。這應該是最初級的入禪境界,卻也是城市生活中最難得的境界。

當你忙到連短信都沒時間回複的時候,時常寬慰自己說“信”生活耗費時間,緊迫的時候立即電話回複,高效率辦事;沒時間和家人聚餐的時候,時常安慰自己說家人聚會來日方長,立即電話告假,爭分奪秒地工作;沒時間午餐的時候,時常在KFC逗留幾分鍾,啃兩口漢堡充饑;沒時間睡覺的時候,抽空在地鐵和出租車上睡得死去活來。像極了高速旋轉的陀螺,長久旋轉之後總會有疲軟期,一切從速,哪有工夫享受過程?因此城市人越發顯得功利了,脫離了人與人正常交往產生的社會關系、感情關系,“快餐”、“閃婚”、“一夜情”、“8minutesdating”,盡量簡化過程,求得一個快速變化的結果。

披頭士的靈魂人物約翰·列儂(JohnLennon)曾經說: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,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。這樣簡單的一句話,一種現象,正是不被城市人所重視卻已經開始泛濫的心理疾病,被醫生稱為“延緩幸福綜合征”疾病——當你總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工作任務,永遠為手頭上的事情煩擾,而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第二位,也因此總是沒有時間去光顧那些興趣愛好的時候,人就會總處在焦慮的狀態,引發狂躁症或者焦慮症。也許有將近一半的城市人都患有這樣的心理疾病,他們高速旋轉著,身心俱疲,得不到解脫。

提倡“慢生活”的中堅分子是哲學家和心髒科醫生,他們指出正是高速運轉的生活破壞了人們的健康狀態,神經緊張,得不到休憩充電,日複一日便成為亞健康的毒源。

慢餐

慢慢進餐。也許不必在餐盤考究的西餐廳。無論出於對美味的享受,或者是對腸胃的保養,都應慢慢享用進餐的時光。早在1986年,反對快餐的運動就引發了“慢餐協會”的成立,現在40多個國家都有這樣的組織。

美食家們很懂得享受用餐時間,對每一道餐點都細心地關照,讓食物在唇齒間廝磨,用舌頭上的味蕾從不同的方向體會不同的味道,用他們的話說,一場盛宴何止是滿足口腹之欲的宴席,更是眼耳口鼻及觸覺的五感體驗,是忘掉紛繁小事、縱情挑逗多巴胺分泌的美好時光。時間太短實在可惜!

慢行

在大學校園區常常能看得到時速20公里的路標,這樣的指示完全是出於安全考慮。然而在意大利的小城布拉,這樣的標誌並不是為了警示,而是為了提醒人們把時速20公里作為一種態度,慢著,悠遊著過生活。

這是繼慢餐運動之後提倡的“慢城市”運動,人行道暢通,花園綠地隨處即是,咖啡小館四處散布,任何時刻人們都能夠停下來多休息一會兒,為自己製造時間,證明自己“有時間”。

慢性

慢慢**。尊崇愛情的人向來鄙視“一夜情”,那種在特殊心境、特定情景下勃發的“性致”太過“動物性”,如果沒有愛,就沒有做愛的理由。可是,firstsightinlove又太過難得,在鋼筋水泥的河流上被動漂浮,找個伴兒算是奢求了。“一夜情”算是追求愛情和滿足欲望的折中做法,草草選了目標,草草英勇戰鬥,草草揮手再見。關於責任,關於進一步了解,關於婚姻,遙遠的雲雲。

不要上了快生活的當。不要侮辱了人類起源之初賦予男女造人衝動的神聖感,**不光講求技巧,也講求循序漸進地進入狀態的快樂,所謂“相悅”是兩個人的義務,無需掩飾或者回避。

樂生活

一邊參透禪,一邊轉變心態。生活寓以禪意,教會人“放下”。一個牽動胸大肌、三角肌、肱三頭肌、肱二頭肌、肱橈肌、指肌的動作,把力量傳遞給手腕和手指,緊握住的時候,是堅韌;輕輕放開的時候,是解脫。禪的指引,是消除無名的煩躁,顯露本性。知道自己是誰,該做什麼,怎麼做,就理會了大智慧,這智慧深埋在每一個人內心,總會浮出水面。

這一點與西方的心理學非常相似,心理醫生面對你,是為了緩解或者平息你的心魔,幫助你探尋混亂、矛盾、無助、抑鬱、哀傷的源頭,站在真實的你的立場上,像解決對手那樣一個個將它們干掉。而中國禪,則是讓你找到丟失了的自己,主動地或者潛意識地把它們轉化了,得到心靈的解放。

樂業

很難把諸如“完成任務”之類的話當作玩笑來講,任務,賦予你的不得不做的工作,絕對沒有deny一說。但凡把眼前日程上的事情當作任務,就不得不背負心理壓力,動用身體、思維和擠出來的時間,供奉著它,也因此丟失了樂趣。與“延緩幸福綜合征”一樣,你的情緒最後是厭棄、煩躁、逃避、不快樂。

工作是衣食來源,是進入朋友圈的契機,是表現個人能力的舞台,是生活的一大部分,揣著積極樂觀的心上路,輕鬆面對任何困難,才會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,讓才能最大化地發揮。

樂見

信息社會總是拿第一手新聞和陌生人做開場白。隻在工作的軌跡上跑圈可不是明智的選擇,隻要晚一天瀏覽網頁,遲幾個小時檢查郵箱都會延誤你作為網絡分子的先進性。

信息垃圾充斥的時代的確讓人心生反感,工作之後你想把自己封閉起來?那就太錯了,電視、電腦、報紙、雜誌、網絡時刻刷新地球上的見聞,不要覺得懶得理會這些,要把選擇接受信息當作樂趣,才不至於在任何場合失禮,應對得體、從容,何嚐不是一件好事?

淡生活

“唯是平常心,方能得清靜心;唯是清靜心境,方可自悟禪機”,似乎講的是入禪的條件,抑或是入禪的狀態。能夠脫離俗世得到平常心,得到清靜心境,是隱士君子們千百年來在世人心中高不可攀的原因。因為看淡追求,進而無意識地追求。努力、掙紮、彷徨的過程淺淺隱隱,能看見流水,默默地湧動,水流澄澈,辨得清力量的紋理。

古人亦雲:“君子之交淡如水。”嚐之無味,卻不可缺。

“淡”,便是禪的大徹大悟,是大自然給予人類力量的源泉。若有若無,若即若離,像書法中“斷金碎玉”的筆法,是遒勁筆墨的點綴,是力透紙背的功夫。淡生活讓人放開強烈的欲念,放低高昂的姿態,放慢匆忙的節奏,放棄濃烈的感官刺激,在“有”和“無”的邊界上玩味生活的味道。

淡追求

在強調個人價值的時代,要隱退個體的個性、追求、欲望怕是很難了。禪的引導正好與時代的價值觀背道而馳,有逆水行舟的阻力。正因為人們有太多強烈的欲念想要實現,太多的壓力接踵而至,生活的味道就呈現出重重的苦澀。

要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,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也並非鼓勵人們不要理想,放棄追求。隻是不要因為追求而追求,不要被目標逼迫到不得喘息的地步,一旦操之過急,急功近利,反而會一無所獲。

“淡泊名利”想要傳達的便是“淡生活”的理念,搭建更易於實現的階梯,碎步上升,慢慢靠近目標,與“慢生活”的調性不謀而合。

淡口味

禪更多地談及心靈,至於生活習慣,同樣觸及。中醫的養生學問,與禪的思想非常相近,不同的時令用不同的方法調養身心。暑夏宜調養陽氣,以保持身體健康,少食冷飲,以減少體內陽氣損傷,多參加體育活動,使得氣血通暢。

在飲食上強調補充水分,口味清淡,少吃高脂肪、辛辣上火、口味厚重的食物。適當喝些蓮子粥、荷葉粥,常飲綠豆湯、菊花茶。

從淡口味開始勇敢拒絕喧鬧生活的誘惑,低糖、低鹽、低色素、低脂肪,不追求口味刺激,讓日子過得平淡如水。很欣賞“禪在萬古長空,也在一朝風月。在恒久虛幻,也在當下聲色”這句話,禪意隱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,隻要用心,都體味得到。

沒想到竟是這樣!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就點個讚分享出去吧!

覺得如何?

評分一下!

平均評分 0 / 5. 人數 0

未有評分